好奶取決于好的奶源,為讓消費者喝上營養奶、放心奶,歐亞乳業巨資投入,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蒼山山麓建設大理風景牧場。這里遠離城市污染,不受霧霾、沙塵、寒冬酷暑等惡劣環境影響,只有四季如春的氣候和長年流淌的蒼山泉水,生活在大理風景牧場中的荷斯坦奶牛和娟珊奶牛,終年都能吃到天然的青貯飼料、優質的紫花苜蓿與黑麥草。
為加快奶牛良種化進程,提高奶牛單產水平,公司整批從新西蘭進口青年荷斯坦奶牛用于良種繁育,并與大理凍精站合作,全力推廣性控凍精技術,滿足了農戶對于高產奶牛的迫切需求;此外,牧場還配套了阿菲金牧場管理系統、自動清糞系統、大型沼氣工程等設施,在實現奶??茖W、高效、安全養殖的同時,還進一步提升了牧場的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能力。憑借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該牧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2017年畜禽(奶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場”。
另一方面,公司通過在各奶牛養殖縣份興建大型機械化擠奶站,扶持建設家庭牧場,并為每個家庭牧場無償配套擠奶機和制冷設施等方式,進一步為擴大了奶牛養殖規模,保障了原料奶的質量安全。
2003年,公司一期工廠于大理經濟開發區落成,該廠全套引進當時自動化程度最高、品質保障能力最強、世界領先的瑞典利樂乳品生產線,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了300噸,一廠的建成標志著歐亞在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同時也為公司打造全國最為先進的乳品加工企業奠定了必要基礎。
2013年,公司以低溫市場為突破口,于大理滿江興建了日處理鮮奶能力為340噸的二期工廠,該廠全套引進美國SPX乳品生產線,生產設備由中央控制系統電腦操作,可實現全自動調配、菌種在線添加等先進工藝,二廠的建成對公司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壯大產業規模以及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2018年,可年產20萬噸蛋白飲料的三期工廠竣工投產,新廠占地90畝,引進了行業領先的中央控制系統、全自動調配系統、氣動物流系統、智能機器人碼垛系統等設備設施;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MES系統、PLC可編程控制技術等的生產加工技術,公司乳品年設計產能由此一舉超過了30萬噸,三廠的建成不僅是公司由自動化生產向智能制造轉變的重要標志,還進一步確立了歐亞在西南地區的乳業標桿地位。
公司設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心配備丹麥福斯乳成份分析儀、荷蘭環球乳成份分析儀、電子滴定儀、均質機、搖包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安捷倫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美國熱電酶標儀等進口與國產相結合的先進乳品研究開發設備38套,公司在配備全球領先設備的同時,先后引進MES、LIMS管理軟件和食品安全質量追溯軟件,從原奶收購、原輔料入廠檢驗、產品生產加工、出廠檢驗、產品運輸、終端配送及銷售等環節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系統追溯,對生產全過程關鍵控制點進行系統有效的質量控制,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穩定。
2017年,公司技術中心與江南大學、云南省牧草研究中心、云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和單位合作,與江南大學陳衛教授合作建立了專家工作站,以江南大學食品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益生菌菌種資源庫為基礎,挑選具有優良生理性狀的益生菌,發明了基于益生菌調控的重金屬危害減除技術,為重金屬暴露的膳食保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通過靶向性的益生菌調控技術,可有效保護宿主腸道屏障,緩解組織氧化損傷,從而實現對鉛、鎘等重金屬的有效減除。
乳品在貯藏、運輸、銷售過程中,如防護不當,就可能發生物理、化學及微生物變化,稍有疏忽則嚴重影響質量。因此,公司制定了嚴格的倉儲和運輸規范,例如規定儲存必需離地面距離≥10cm, 離周圍墻壁距離≥20cm, 保持倉庫內清潔、衛生、通風,以保證倉儲物資品質,嚴格控制人員出入,做好防蠅、防鼠控制措施。成品需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出貨等。規定了貯藏條件( 溫度、濕度、碼放高度) 等 。
不斷革新生產技術,全面升級售后體系,是公司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公司引進了電子遙控穿梭倉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儲運效率,避免了因人力搬運而造成的成品污染;在售后追溯方面,公司建有完善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實現了從原料奶收購,產品生產加工到出廠銷售等關鍵控制點的詳細信息記錄,可有效確保產品質量的持續穩定和可追溯。